大家好,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,关于固有免疫细胞有哪些,免疫细胞有哪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T淋巴细胞即胸腺依赖淋巴细胞(thymusdependentlymphocyte)。
2、亦可简称T细胞。
3、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(胚胎期则来源于卵黄囊和肝)。
4、目前认为,在人体胚胎期和初生期,骨髓中的一部分多能干细胞或前T细胞迁移到胸腺内,在胸腺激素的诱导下分化成熟,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。
5、成熟的T细胞经血流分布至外周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赖区定居,并可经淋巴管、外周血和组织液等进行再循环,发挥细胞免疫及免疫调节等功能。
6、T细胞的再循环有利于广泛接触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,加强免疫应答,较长期保持免疫记忆。
7、T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许多不同的标志,主要是表面抗原和表面受体。
8、这些表面标志都是结合在细胞膜上的巨蛋白分子。
9、T细胞是相当复杂的不均一体、又不断在体内更新、在同一时间可以存在不同发育阶段或功能的亚群,但目前分类原则和命名比较混乱,尚未统一。
10、按免疫应答中的功能不同,可将T细胞分成若干亚群,一致公认的有:辅助性T细胞(TH),具有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;抑制性T细胞(TS),具有抑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功能;效应T细胞(TE),具有释放淋巴因子的功能;细胞毒T细胞(TC),具有杀伤靶细胞的功能;迟发性变态反应T细胞(TD),有参与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;放大T细胞(TA),可作用于TH和TS,有扩大免疫效果的作用;记忆T细胞(TM),有记忆特异性抗原刺激的作用。
11、T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可数月至数年。
12、其记忆细胞存活的时间则更长。
13、T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主要组分,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,如直接杀伤靶细胞,辅助或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,对特异性抗原和促有丝分裂原的应答反应以及产生细胞因子等,是身体中抵御疾病感染、肿瘤形成的英勇斗士。
14、T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,细胞免疫的效应形式主要有两种: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,破坏靶细胞膜,直接杀伤靶细胞;另一种是释放淋巴因子,最终使免疫效应扩大和增强。
15、T细胞,是由胸腺内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成,是淋巴细胞中数量最多,功能最复杂的一类细胞。
16、按其功能可分为三个亚群:辅助性T细胞、抑制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。
17、它们的正常功能对人类抵御疾病非常重要。
18、到目前为止,有关T细胞的演化以及它与癌症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。
19、造血干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,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。
20、其最大特点是能自身复制和分化,通常处于静止期,当机体需要时,分裂增殖,一部分分化为定向干细胞,受到一定激素刺激后,进一步分化为各系统的血细胞系。
21、其中淋巴干细胞进一步分化有两条途径。
22、一些干细胞迁移到胸腺内,在胸腺激素影响下,大量增殖分化成为成熟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,被称之为T淋巴细胞。
23、T细胞的“T”字,是采用“胸腺”的拉丁文第一个字母命名的。
24、第二个细胞群在类似法氏囊的器官或组织内受激素作用,成熟并分化为淋巴细胞的另一个亚群,被称为B淋巴细胞。
25、B细胞的“B”字,是采用“囊”的拉丁文第一个字母命名的。
26、法氏囊是鸟类特有的结构,位于泄殖腔后上方,囊壁充满淋巴组织。
27、人和哺乳动物无法氏囊,其类似的结构可能是骨髓或肠道中的淋巴组织(集合淋巴结,阑尾等),亦有法氏囊作用。
28、T细胞不产生抗体,而是直接起作用。
29、所以T细胞的免疫作用叫作“细胞免疫”。
30、B细胞是通过产生抗体起作用。
31、抗体存在于体液里,所以B细胞的免疫作用叫作“体液免疫”。
32、大多数抗原物质在刺激B细胞形成抗体过程中;需T细胞的协助。
33、在某些情况下,T细胞亦有抑制B细胞的作用。
34、如果抑制性T细胞因受感染、辐射、胸腺功能紊乱等因素的影响而功能降低时,B细胞因失去T细胞的控制而功能亢进,就可能产生大量自身抗体,并引起各种自身免疫病。
35、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,慢性活动性肝炎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。
36、同样,在某些情况下,B细胞也可控制或增强T细胞的功能。
37、由此可见,身体中各类免疫反应,不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液,共同构成了一个极为精细、复杂而完善的防卫体系。
38、B淋巴细胞亦可简称B细胞。
39、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。
40、在禽类是在法氏囊内发育生成,故又称囊依赖淋巴细胞(bursadependentlymphocyte)/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,是由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来。
41、与T淋巴细胞相比,它的体积略大。
42、这种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,会增殖分化出大量浆细胞。
43、浆细胞可合成和分泌抗体并在血液中循环。
44、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最常见的淋巴细胞白血病,有关这种疾病的研究不断涌现。
45、在哺乳类是在类囊结构的骨髓等组织中发育的。
46、又称骨髓依赖淋巴细胞。
47、从骨髓来的干细胞或前B细胞,在迁入法氏囊或类囊器官后,逐步分化为有免疫潜能的B细胞。
48、成熟的B细胞经外周血迁出,进入脾脏、淋巴结,主要分布于脾小结、脾索及淋巴小结、淋巴索及消化道粘膜下的淋巴小结中,受抗原刺激后,分化增殖为浆细胞,合成抗体,发挥体液免疫的功能。
49、B细胞在骨髓和集合淋巴结中的数量较T细胞多,在血液和淋巴结中的数量比T细胞少,在胸导管中则更少,仅少数参加再循环。
50、B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许多不同的标志,主要是表面抗原及表面受体。
51、这些表面标志都是结合在细胞膜上的巨蛋白分子。
52、B1细胞为T细胞非依赖性细胞。
53、B2为T细胞依赖性细胞。
54、B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较短,仅数天至数周,但其记忆细胞在体内可长期存在。
55、K淋巴细胞又称抗体依赖淋巴细胞,直接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衍化而来,表面无抗原标志,但有抗体IgG的受体。
56、发挥杀伤靶细胞的功能时必须有靶细胞的相应抗体存在。
57、靶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,再结合到K细胞的相应受体上,从而触发K细胞的杀伤作用。
58、凡结合有IgG抗体的靶细胞,均有被K细胞杀伤的可能性。
59、因此,也可以说K细胞本身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,其对靶细胞的识别完全依赖于特异性抗体的识别作用。
60、K细胞约占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5~10%,但杀伤效应却很高。
61、当体内仅有微量特异性抗体,虽可与抗原结合,但不足以激活补体系统破坏靶细胞时,K细胞即可发挥其杀伤作用。
62、K细胞在腹腔渗出液、脾脏中较多,淋巴结中较少,胸导管淋巴液中没有,表明K细胞不参加淋巴细胞的再循环。
63、但K细胞的杀伤作用在肿瘤免疫、抗病毒免疫、抗寄生虫免疫、移植排斥反应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有重要作用,产生的免疫应答有免疫防护及免疫病理两种类型。
64、如靶细胞过大(寄生虫或实体瘤),吞噬细胞不能发挥作用或靶细胞表面被抗体覆盖,T细胞不能接近时,K细胞仍能发挥作用。
65、肾移植中的排斥反应,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受累器官或组织的破坏,都可能与K细胞有关。
66、NK淋巴细胞NK细胞(naturalkillercell,自然杀伤细胞)是与T、B细胞并列的第三类群淋巴细胞。
67、NK细胞数量较少,在外周血中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15%,在脾内约有3%~4%,也可出现在肺脏、肝脏和肠粘膜,但在胸腺、淋巴结和胸导管中罕见。
68、NK细胞较大,含有胞浆颗粒,故称大颗粒淋巴细胞。
69、NK细胞可非特异直接杀伤靶细胞,这种天然杀伤活性既不需要预先由抗原致敏,也不需要抗体参与,且无MHC限制。
70、NK细胞杀伤的靶细胞主要是肿瘤细胞、病毒感染细胞、较大的病原体(如真菌和寄生虫)、同种异体移植的器官、组织等。
71、NK细胞表面受体(NKR)可以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表达的多糖分子。
72、NK细胞的杀伤效应是由其活化后释放出的毒性分子介导,如穿孔素、颗粒酶和TNFα(肿瘤坏死因子)等。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标签: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