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,关于非晶体熔化图像,非晶体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晶体与非晶体区别 晶体和非晶体所以含有不同的物理性质,主要是由于它的微观结构不同。
2、组成晶体的微粒——原子是对称排列的,形成很规则的几何空间点阵。
3、空间点阵排列成不同的形状,就在宏观上呈现为晶体不同的独特几何形状。
4、组成点阵的各个原子之间,都相互作用着,它们的作用主要是静电力。
5、对每一个原子来说,其他原子对它作用的总效果,使它们都处在势能最低的状态,因此很稳定,宏观上就表现为形状固定,且不易改变。
6、晶体内部原子有规则的排列,引起了晶体各向不同的物理性质。
7、例如原子的规则排列可以使晶体内部出现若干个晶面,立方体的食盐就有三组与其边面平行的平面。
8、如果外力沿平行晶面的方向作用,则晶体就很容易滑动(变形),这种变形还不易恢复,称为晶体的范性。
9、从这里可以看出沿晶面的方向,其弹性限度小,只要稍加力,就超出了其弹性限度,使其不能复原;而沿其他方向则弹性限度很大,能承受较大的压力、拉力而仍满足虎克定律。
10、当晶体吸收热量时,由于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疏密不同,间距不同,吸收的热量多少也不同,于是表现为有不同的传热系数和膨胀系数。
11、 石英、云母、明矾、食盐、硫酸铜、糖、味精等就是常见的晶体 非晶体的内部组成是原子无规则的均匀排列,没有一个方向比另一个方向特殊,如同液体内的分子排列一样,形不成空间点阵,故表现为各向同性。
12、 当晶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时,其内部分子、原子的平均动能增大,温度也开始升高,但并不破坏其空间点阵,仍保持有规则排列。
13、继续吸热达到一定的温度——熔点时,其分子、原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可以破坏其有规则的排列,空间点阵也开始解体,于是晶体开始变成液体。
14、在晶体从固体向液体的转化过程中,吸收的热量用来一部分一部分地破坏晶体的空间点阵,所以固液混合物的温度并不升高。
15、当晶体完全熔化后,随着从外界吸收热量,温度又开始升高。
16、而非晶体由于分子、原子的排列不规则,吸收热量后不需要破坏其空间点阵,只用来提高平均动能,所以当从外界吸收热量时,便由硬变软,最后变成液体。
17、玻璃、蜂蜡、松香、沥青、橡胶等就是常见的非晶体。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标签: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